国庆七天看,七看别让妇科肿瘤干掉你的长假

国庆七天看,七看别让妇科肿瘤干掉你的长假

01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已经发现了HPV基因型别有200多种,其中,超过40种型别可通过生殖道传播。根据其对生殖系统的致瘤性不同,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高危型HPV感染是指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高度相关,持续感染有可能导致恶性肿瘤,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2和82等。

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与尖锐湿疣等良性增生病变相关,有时也可导致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二、生殖及性行为相关因素

有研究证实人工流产次数过多、首次性交年龄早、性伴侣过多、配偶包皮过长、早婚、结婚次数过多、多产及初产年龄过早等,这些都可增加宫颈癌发病的危险,成为宫颈癌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三、机体免疫功能

在年轻妇女中,HPV 感染多可自然转阴,仅少数发展为持续感染而引起宫颈癌变,这表明在大多数HPV感染患者中有足够的免疫防御机制对抗病毒。

四、吸烟与被动吸烟

吸烟与被动吸烟已被证实与宫颈癌有关,对宫颈癌的发生和预后均有不良作用。

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香烟中可溶性致癌物质,如尼古丁、可替宁等直接作用于宫颈上皮细胞而影响宫颈上皮化生,导致癌变;也可能是破坏宫颈黏膜中的 T 淋巴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通过免疫抑制使宫颈上皮易受 HPV 等病毒的反复感染,最终引起宫颈病变。

五、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OC)的使用与宫颈癌的危险性之间存在潜在的争议。相关文献曾报道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宫颈癌发病风险,特别是在亚洲人口中。但一项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 Meta 分析表明,OC 的使用与女性宫颈癌之间没有相关性,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评估 OC 使用对宫颈癌风险的影响。

六、生殖道病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阴道加德纳菌、巨细胞病毒、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也是导致宫颈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且当感染的种类增加、感染状况持续时危险性亦随之增高。

02

宫颈癌的治疗方式

宫颈癌的治疗方式

(一)宫颈镜下浸润癌(微小浸润癌)IA期诊断需行锥切,对切缘阴性的锥切标本进行细致的病理检查。

IA1期无生育要求者可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I型子宫切除术)。如淋巴脉管间隙受侵,可行宫颈锥切术(切缘阴性)或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IA2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约为3%~5%,可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II型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二)宫颈浸润癌IB1、IB2、IIA1期。采用手术或放疗,预后均良好。手术方式为III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

(三)IB3、IIA2期,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如下:① 同步放化疗;② 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后个体化辅助治疗;③ 新辅助化疗后手术;④ 同步放化疗后辅助子宫切除术。以上方法首选同步放化疗。

(四)IIB~ⅣA期:同步放化疗。

子宫内膜癌

01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一)无排卵性不育;

(二)肥胖,尤其是绝经后肥胖;

(三)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

(五)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特别是无孕激素对抗雌激素替代治疗(ERT),或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Tamoxifen)者;

(六)有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者;

(七)一级亲属有子宫内膜癌者;

(八)有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家族史者。

02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

(一)手术。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二)放疗。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单纯放疗仅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禁忌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

(三)化疗。化疗很少单独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多用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透明细胞癌等;或是复发病例;或是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如G3.ER/PR阴性者。

(四)激素治疗。适应证:晚期或复发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性手术联合大剂量孕激素保留卵巢功能;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有血栓病史;糖尿病患者;精神抑郁者;对孕激素过敏者;脑膜瘤患者。

(五)中医药治疗。手术和放化疗后可给予患者中医中药治疗,固本扶正,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卵巢恶性肿瘤

01

卵巢癌的危险因素

目前,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是卵巢癌的重要发病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一位或以上直系亲属患有卵巢癌,那么患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二)年龄因素:卵巢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多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

(三)生殖因素:不孕、初潮早、绝经晚等生殖因素也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四)生活方式: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诱发卵巢癌。

02

卵巢癌的治疗方式

(一)手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尽可能彻底地切除肿瘤。早期的患者应实施全面分期手术,而晚期卵巢癌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尽量减少 肿瘤负荷。

(二)化疗:卵巢癌是化疗敏感肿瘤,无论对初治还是复发卵巢癌,化疗都是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卵巢癌的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目的是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和防止复发。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为某些卵巢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机会选择。尤其是维持治疗时,可结合BRCA1/2突变情况,选择抗血管生成药物和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以延缓复发,延长生存期。

(四)放疗:放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较少,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卵巢癌的姑息治疗。

(五)免疫治疗:近些年来,免疫治疗已广泛用于不同癌种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 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在卵巢癌的治疗中使用免疫治疗可能会有效。

外阴癌

01

外阴癌的病理成因

(一)HPV感染: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有超过100种类型,其中一些高危型HPV与外阴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外阴上皮营养障碍和结构不良:外阴上皮的营养状况和结构状态对于维持其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外阴上皮出现营养障碍和结构不良时,其抵抗外界刺激和修复损伤的能力会大大降低,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外阴白斑、外阴萎缩等病变,往往被视为外阴癌的癌前病变。

(三)外阴卫生不良或洗涤不当:外阴部位的卫生状况与外阴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不清洁或清洁不当会导致外阴部位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而引发外阴炎、外阴瘙痒等疾病。这些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对外阴上皮造成慢性刺激和损伤,增加癌变的风险。

(四)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与外阴癌的发生有关。例如,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因素等。此外,一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能与外阴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02

外阴癌的治疗方式

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

子宫切除术后该注意哪些?

(一)术后近期注意事项

1.术后由于麻醉,身体的许多功能都有一个恢复的过程,适量活动有助于恢复。术后当天,病人较虚弱,鼓励在家属的协助下床上多翻身;术后24小时,床旁活动,以促进体内气体排出,预防胀气。

2.由于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身体虚弱,下床活动时可能会有头晕不适,起床时应缓慢,先坐数分钟后再下床,活动应适量。

3.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若有渗液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更换纱布,湿纱布防感染功能下降,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4.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排气(放屁)后可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逐渐加量。如:先喝白开水,无不适可喝不带渣的白粥,仍无不适可食面条等,勿进食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预防胀气。

5.术后应预防便秘,由于便秘时腹压增加,会影响腹部伤口及阴道残端的愈合。

6.拔除尿管后多饮水,应于4小时内自解小便,由于插尿管的刺激,初次解小便可能有微疼等不适属于正常,多解几次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7.保持会阴部清洁,如厕后应由前往后擦,以避免感染。

(二)出院后居家注意事项

1.子宫切除者,不会再有月经。

2.术后2月内由于阴道残端愈合过程中结痂脱落,肠线吸收不全会出现少量的暗褐色阴道出血,保持清洁、卧床休息即可;如果出血似月经量或超过月经量,应及时就诊。

3.手术后2月,待阴道残端伤口愈合良好后才可有性生活。

4.保持会阴部清洁,出院1周左右待腹部切口干燥可淋浴;2月后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才可行盆浴及阴道灌洗等,以免引起逆行性盆腔内感染。

5.手术后2月内避免提重物超过3公斤、弯腰取物及爬楼梯、久坐、长途旅行、避免瑜珈及韵律舞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影响阴道残端及盆腔内创面的愈合。

6.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或不正常的分泌物,若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就诊。

7.若同时切除了双侧卵巢,则应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症。如:动物骨骼、小鱼乾、大豆类食物及适当运动避免跌倒骨折。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jk.papacc.com/796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7日 下午4:07
下一篇 2024年10月7日 下午4:10

相关推荐